医院里最特殊的群体 担任科住院的这一年 一周6天一天24小时待命 院内会诊、通宵手术 半夜急诊、应急事件处理 …… 是科住院们的必修课 一年的历练 他们付出了辛苦 也收获了成长 投票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8.19”中国第三个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医院举办评选“最佳科住院”活动。 年医院“最佳科住院”评选活动,经过全院医务人员推荐,医务处与相关职能处室共同进行资格审查,选拔出20位候选人参与最终评选。 现进入公众投票阶段,为您心目中的“最佳科住院”投上宝贵的一票,我们将根据投票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出10位医生成为医院年度“最佳科住院”。 事迹展播 最佳科住院 1 任恒昌 麻醉科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 擅长器官移植麻醉、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麻醉、老年及小儿麻醉、分娩镇痛、外科危重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等。在临床工作中,不忘初心,工作认真负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科室工作,为住院手术患者保驾护航,为门诊各种有创诊疗的患者提供舒适化的医疗服务,肩负着全院手术患者的术前评估会诊工作,同时积极协助科室科研项目申报,现已发表多篇中华及核心期刊论文,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口腔科 赵燕娟 2 主治医师,现任口腔科基地秘书。 忠实履行科住院工作职责,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及综合素质。急诊手术及会诊工作是科住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特殊时刻赵燕娟总是及时到达,与相关值班人员一同积极处理病人,参与危重病人的急救。忙碌的夜晚、病人转危为安的时刻、惊心动魄的瞬间……无一不印证着这位科住院的辛勤汗水。同时兼任教学秘书的她,同带教老师一起完成了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并在本年度的基地检查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 张桂诚 麻醉科 硕士,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及PACU围术期危重症患者复苏和管理工作。 工作中尽忠职守、勇于承担,圆满完成各种器官移植、高龄患者及婴幼儿麻醉管理工作及危重感染性休克患者、复合创伤、高危妊娠等患者的术后管理等工作。担任科住院期间,负责协调安排手术室内、外各种择期急诊手术、院内ECMO协作组、无痛分娩、无痛内镜检查等,并负责院内会诊术前评估及全院中心静脉通路建立,现承担主持天津市医学会青年培育基金项目一项。 放射科 黄黎香 4 硕士,博士在读。 积极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全力协助开展神经影像MDT,促进我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疫情期间对外积极与各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流程,配合院内抗疫工作部署;对内协助科主任及各部门组长稳定科室工作,组织人员调动,助力支援武汉疫区和发热门诊,医院预检分诊工作,确保了全科工作的有序、安全进行。积极组织全科人员、研究生及规培学员线上学习,完善疫情期间研究生预约志愿者检查规范,保障了科室教学和科研的不间断运作。 5 王亚丽 神经内科 夜里提前熟知急诊留观病人并安排早交班,交班后安排病人收治,帮助其他科室完成余次腰穿,下午完成会诊任务,至今完成多次会诊,协助科主任安排多次多学科病例讨论,协助完成天津市神经内科质控检查工作,协助处理科室纠纷及投诉。 疫情期间,科室内人员随时调走支援武汉、海河、发热门诊,留守的王亚丽随时进行科室工作安排的调整,并随时支援门、急诊工作,并深入红区很好的完成发热门诊会诊工作,自诩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神经外科 陈磊 6 医学硕士,博士在读。 担任科住院期间,恪守医德,兢兢业业,耐心细致对待每一个病人,认真完成科室的每一项工作。并不断学习,在丰富自己临床经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协助科主任进行科室疫情防控培训管理工作。科住院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一篇。 7 鲁宏伟 神经外科 在担任科住院期间,积极认真完成了会诊、手术等相关工作,协助科室主任管理科室日常事务,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用不断提升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自己身着的“白衣”增光。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尽己所能为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 强烈的团队精神和进取心,得到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 骨科 孙凯 8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营养不良与衰弱专业委员会委员。 积极支援全院科室防疫工作,始终坚守一线工作岗位,任劳任怨。同时,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协调本科室的院务工作,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发表论文近1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分。合作并立项南开大学年交叉融合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医院院内春风课题1项。 9 张行 心内科 中共党员,硕士。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张行于我院发热门诊参与抗疫一线工作。自担任心内科科住院以来,在协助主任完成科室任务的同时,及时处理院内会诊。作为心内科科住院,总会遇到各科室心脏相关的各种急会诊,总是及时赶到,与相关科室医师一道积极处理病人,参与危重病人的急救。同时在处理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时,谨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争分夺秒,为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保驾护航。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郑永哲 10 中共党员,硕士。 完成气管切开余例,会诊余次,在疫情期间,认真学习传达疫情知识,完善科室疫情期间工作流程及科室患者管理,对待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消除患者疑虑。耳鼻喉疾病为“咽喉”要道,需分秒必争,提高警惕,尤其疫情期间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工作更为重要,期间参与救治颈部重症感染5例,颈部外伤4例。工作之余阅读专业书籍及前沿文献,积极参与科研,患者随访。积极参加学习交流、网络培训,不断累积专业知识。 11 赵忠伟 产科 中共党员,硕士。 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独立完成妇产科常见手术操作;在处理急症病人及突发事件中沉着冷静,敢于承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给予患者精心治疗,为患者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医疗服务”,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工作之余不断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注重临床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肾科 胡楠 12 中共党员,硕士。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一年,配合科主任参与科室管理,与老师、同事一起营造了有担当有作为的科室氛围。参与病房抢救、肾穿刺活检、深静脉置管、血透值班等,这些肾科基本功的熟练掌握,业精于勤。完成会诊工作,承担全院肾科急危病人的深静脉置管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受到各科室好评。 13 周倩宜 感染科 硕士。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 恪守医德,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热情待人,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坚持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习,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组织的学术讲座,参与临床试验和课题研究。同时认真完成内科教学干事工作,参加院内教师内科技能操作,取得两次二等奖。在疫情最严峻时进入发热门诊及坚守感染科科住院岗位,24小时随时应诊。 普通外科 马志承 14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天津市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青年委员、天津市救援医学会员。 目前主攻胃肠及腹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用于治疗腹膜原发、继发恶性肿瘤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作为科室教学骨干,长期从事针对新入职医师、研究生、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并于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最受学生喜爱教师”荣誉称号。 15 刘丛巍 消化科 中共党员,医师,硕士。 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24h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及时完成会诊工作,认真评估患者病情,耐心与主管医生交流,为兄弟科室提供临床参考,制定治疗策略;积极开展急诊内镜诊疗,为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铸就生命防线。同时,协调科室工作、安排值班、核算指标,并在疫情期间协助规划制定特殊时期病房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妇科 白朝怡 16 硕士。 从医以来,始终秉持“生命第一”的信念,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对每位患者都做到认真检查、耐心聆听,用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分析病情,并将治疗方案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赢得医患的互信。在科住院期间,高效完成手术、会诊、病房值班、质控统计、与职能科室上传下达的任务。 17 盛冠男 普通外科 硕士。 擅长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阑尾炎,胃肠道穿孔及胃肠道肿瘤的手术治疗,本着外科损伤控制的原则,在完成手术预期目标的同时,通过腹腔镜技术,力求将患者的损伤控制在最低,提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同时,不断积累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经验。在科研上,将所积累的临床管理经验向国内外同业者分享,在国内外发表相关专业文章十余篇,其中国外SCI期刊收录5篇。 风湿免疫科 唐露 18 中共党员,硕士,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及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院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相继在中华等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多次在全国及地方年会中投稿交流。在科住院期间,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会诊工作,累计会诊0余次,多次参加科内危重症患者抢救,将患者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在新冠肺炎时期,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医院,用实际行动展示一中心人的精神。 19 姚芳超 重症医学科 中共党员,医学硕士。 年2月新冠肺炎期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成员参加抗疫。姚芳超医生作为重症医生,掌握重症专业知识,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还熟练各种抢救及操作技术如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重症超声技术等,每天做好充分的器官功能评估、营养评估、氧疗方式管理、呼吸机的调整、血流动力学评估、耐药菌的防治等,以最大化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遇到院内危重患者会诊第一时间去评估患者病情,耐心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安抚家属情绪,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科研方面,参加局攻关等多项课题研究,并发表SCI、核心期刊文章。 泌尿外科 王新胜 20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入选医院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已发表SCI论文数篇,主持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从事泌尿外科科住院工作1年来,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顺利完成各科室的诊治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救治任务。 投票 投票方法 ★本次投票在医院(TJDYZX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