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经常有便血的患者前来就诊。近日,一位70岁的阿叔到中山三院院胃肠外科就诊,他此前便血多年,一直以为是痔疮,医生检查后发现竟是直肠癌,而且已到晚期,令人痛惜;另一位20来岁的小哥,因为痔疮出血来就诊,一进门就忧心地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直肠癌?” 便血是胃肠外科门诊病人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但大众对便血的认识往往不足便血不一定是直肠癌很多时候只是痔疮但是!发现便血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请专家综合判断什么是便血? 便血是指血从肛门排出,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和大便相混或者不相混。便血既可以由良性疾病引起,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等,也可以是恶性肿瘤的先兆表现,像直肠癌、肛管癌等。 如何区分是痔疮还是直肠癌引起的便血? 痔疮引起的便血常为鲜红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或者表现为大便前后滴血,多在大便干结、排便用力时发生。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混合在一起,大便变细,排便次数增多,伴有排便不尽感,人也日益消瘦。便血的诊断方法有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电子肠镜检查等。直肠指诊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重要的方法,许多肛门直肠疾病仅凭直肠指诊即可早期发现,如70%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发现。哪些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直肠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50岁以上 自己或家人曾有癌症病史 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息肉病史 曾有慢性阑尾炎或胆囊切除手术史等 都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理想,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90%以上,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30%。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直肠癌治愈率的有效方法,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一旦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等症状,医院门诊就诊。直肠癌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为直肠癌,可根治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对进展期癌患者,还需辅以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我院胃肠外科卫洪波教授团队一直致力提高直肠肿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保留Denovilliers筋膜的直肠癌根治术,保证肿瘤根治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把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推向了更精准化的高度,获得了国际直肠癌手术鼻祖RJHeald(英国)、日本著名肠癌权威奥田准二教授等和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本期指导专家刘健培副主任医师 科室:胃肠外科 门诊:周四上午、周五上午(天河) 擅长:胃肠、肛门良性和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胃肠间质瘤、腹壁疾病和疝的手术治疗也有丰富临床经验。 供稿:刘健培(胃肠外科) 编辑:甄晓洲 初审:叶张翔 审核:周晋安 审定发布:丘国新戎利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jbyy/126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