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引言 医院改革目前已进入深水区,DRGs付费的逐步推广和应用,让医院只有将医疗成本控制在医保预付额度以下才会获得利润。这一转变让“成本控制”成为医院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本文从DRGs付费和成本核算的角度,谈谈在DRGs模式下,医院如何控制成本,持续发展。 一、DRGs医院成本核算 (一)DRGs病种成本法 DRGs病医院与保险机构议价的主要砝码。DRGs按照“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原则,将诊断相同且治疗手段类似的多发疾病分为一类,在同类病种下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选择、合并症或并发症、出院状况等多种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病例组合。 (二)DRGs下病种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我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病种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方法归集某一病种耗费的医疗服务成本、药物成本和耗材成本等的过程。在DRGs病种成本核算的基数上,结合临床路径对基数进行修正并得到最优解,经实践检验后对每个病种成本设定标准值。 1.DRGs预付制能合理把控疾病诊治成本。 DRGs控费的本质就是要做到医保、医院、医生和患者的多方共赢,DRGs价格即为支付医疗预期费用的标准,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可获得的医保补助上限,把医疗成本费用控制在DRGs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DRGs对诊治过程和效果以及医疗费用进行控制,医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寻求最优的临床路径,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提升医务人员的自律性,主动避免大处方以及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医生处方的唯一标准就是临床价值。 2.DRGs能应用于成本效益分析。 DRGs医院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质量、效率及资源消耗上反映治疗方案的差异,从而创造新的卫生服务评价方法。 依据科室收治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资源消耗,评判科室的运营管控能力。如某省级医院医院成本控制要求,通过医管模式创新和医疗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三年前的12天降至现在的8.7天。DRGs下的病种医院节约床位占用和控制成本的可靠途径,也部分解决了患者入院等医院评价的问题。 二、成本管理是DRGs医院管理的重要抓手 DRGs好比一个杠杆,付费是一个支点,杠杆医院的收费机制。理论上而言,DRGs的预付制和打包收费的特点,遏制了过度医疗的生存空间。 (一)制定成本管理路径 DRGs支付方式下,大处方、过度检查、过量使用耗材会增加经营成本,医院利润和医生收入减少,只有在医疗服务方面节能增效才能降低经营成本。制定成本医院科室进行具体病种的成本信息数据采集,为医院主管部门制定成本核算及分配办法提供依据,成本管理路径如下图所示。 (二)实施DRGs全环节成本管理 医院从“成长时代”迈入“成本时代”,医院需要将成本观念植入每一位管理者和医生的头脑中,加强成本管控教育,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财务部门重新调整财务结构,增强财务能力,实现基于DRGs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1.成立服务于DRGs的成本管理机构。 由于病种核算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医院必须健全DRGs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医院应建立独立权威的服务于DRGs的成本管理中心,医院财务管理范畴,但地位应略高于原有的财务部门,实行成本项目发生额实时监测制度,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本院DRGs病种小组和各科室。 2.优化DRGs成本管控体系。 成本管控体系对医疗活动的成本进行全程有效控制,从成本范围、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1)重新制定成本核算范围。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实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优,依据DRGs分组原则,按照药品、耗材、人力费用、资产折旧、其他费用等,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医院病种成本数据。 (2)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控制医疗资源消耗的手段,医院及时了解成本现状,为成本调整提供数据基础,争取在与医保局医保付费谈判中的话语权。根据成本发生重点部位调节成本控制指标,如病种费用预算达成率、材料消耗降低率等,促进成本的持续降低,医院可以从床日成本、手术成本、耗材成本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3)定期施行成本分析。 以病种为核心视角,以大数据为基础,将各DRGs分组作为成本分析的第一目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本分析;医院成本管理部门定期举行全院DRGs成本分析会议,重点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费用存在偏差的原因,以及医院运营效果的影响。 (4)落实成本考核。 医院将成本计划和目标进行分解,挖掘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费用管理各环节的节约潜力。医院的成本管理中心应制定内部成本考核指标并明确下达到责任单位,定期考核与临时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互为补充,指导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