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乐妈 来源:妈妈抱团,ID:mmbaotuan 大家好,我是小果妈妈。 看过来!宠粉福利来啦! 点击下方锦鲤图片 即刻参与现金抽奖,仅限今天哦! 小小餐桌,也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修道场。 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习惯,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资产。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自私 从你夹菜时就做错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了一则读者的留言,读者是一位妈妈,家里还有个正在上高二的儿子。 一周前,妈妈突发阑尾炎,医院,爸爸听说后,医院。 到了晚上7点左右,儿子打电话过来,问家里怎么没有人。 爸爸说: “你妈妈阑尾炎要做手术,医院陪着呢。” 可没想到,儿子不仅没有一句问候妈妈身体的话,反而不耐烦地抱怨: “我一会儿还得去上晚自习。 医院,那我晚上吃什么啊?” 爸爸愣了下,又气恼又心寒: “那是你妈妈,平日里好吃好喝地伺候你,现在她病了你却不闻不问。 爱吃什么吃什么,我就不信还能饿死你个白眼狼!” 说罢,就撂了电话。 这一刻,夫妻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无奈和后悔。 原来,平日里,哪怕工作再忙,夫妻俩都要保证儿子回家就能吃上热汤热饭; 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第一筷子也一定是夹给儿子。 却不想,这由来已久的习惯,竟然把孩子惯成了这样。 同样是孩子。 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心里就装着父母,为父母端茶递水,毫无怨言; 而有的孩子都快要成年了,当父母生病时,他们却连起码的关心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有自己? 其实,正是饭桌上父母的偏爱和特殊照顾,才孕育出了孩子的自私与冷漠。 孩子吃饭的模样 暴露了你家庭教育的底色 记得有一回,我去一个表姐家做客。 晚餐里有一盘油焖大虾,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亲戚顺手夹了一只,表姐的儿子当场就炸了: “谁允许你吃的,这是我妈专门给我做的!” 表姐有些尴尬,呵斥了儿子几句。 那男孩却不依不饶,当场砸了饭碗,一直扯着嗓子哭嚎。 最终,搞得全家人不欢而散。 后来,我才得知,原来一直以来,只要表姐家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紧着儿子一个人先吃。 他吃够了,家里的大人才开始动筷子。 还有一次,表姐为了给儿子炸鸡翅,不小心被油溅到了,手上当场就被烫出了一排大水泡。 吃饭时,奶奶对孙子说: “快给你妈妈先夹一个,她今天做饭手都伤了!” 没想到这孩子却盯着电视,面无表情道: “又不是我让她炸的,自己笨手笨脚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这一刻,表姐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拿命去疼的孩子,怎么到头来却成了这样? 其实生活中,不少父母都像表姐一样,觉得一家人吃饭没那么多讲究,总是在餐桌上无底线地纵容孩子。 却忘了,饭桌无小事。 多年后,一个孩子是善于分享还是唯我独尊,是被人尊重还是受人取笑,恰恰取决于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之前就曾看过一则新闻: 一家知名企业新招了8名员工,在最后的环节中,领导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没想到,饭局结束,其中一人却被淘汰出局了。 事情是这样的: 领导让大家点菜,有一位员工是四川人,当即点了几道特麻特辣的菜。 可这几道菜,在场的除了他以外,根本没人能下咽。 不仅如此,每道菜上来后,他还会用筷子不停地翻拌,一边含着食物,一边对菜品评头论足。 正是这位员工在饭桌上的表现,让领导意识到: 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缺乏教养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也很难会拥有团队精神。 有人说,餐桌就是教养的课堂。 这话一点也不错。 ??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冷漠、自私,可实际上,每个孩子最初都只是一张白纸。 你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他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正是大人的宠溺和放纵,让孩子有了一种“天大地大不如我大”的错觉。 反之,如果在餐桌上,父母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分享与礼让,那么日积月累下来,孩子自然能学会爱和感恩。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 是养出一个心里有别人的孩子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饭店内,一位爷爷带着自己七八岁的小孙子来吃饭,点了一份套餐。 爷爷由于年纪大了,拿筷子时,手总是止不住地发抖。 小男孩见了,立刻将饭菜端到爷爷的面前。 随后,半跪着坐在座位上,直起上半身,耐心地一勺勺喂爷爷先吃。 哪怕爷爷吃得很慢,男孩也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而是默默等待着,直到爷爷咽下上一口饭菜。 看他细心、娴熟的动作,就知道这孩子绝不是第一次这么做。 不禁想起国学大师曾仕强说的: “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天才,而是让他心中有父母。” 深以为然。 父母一生最大的福气,从来不是孩子的学习多么好,成就多么高。 而是孩子能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并竭尽所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终,他的体谅和教养,会变成自己一生的财富。 在知乎问题“女孩子哪个瞬间会让你觉得很有教养?”下,有这样一则回答: 网友上大学后,和宿舍其余的三个姑娘成了好朋友。 大三那年,网友为了实习,搬出了宿舍,但经常会请几个舍友来自己租的房子里聚餐。 然而,其中两个舍友每次都是吃饱喝足就走了。 只有一个姑娘,不光会提前过来帮网友准备食材,吃完了还会和她一起收拾干净。 渐渐地,网友也就和另外两个姑娘疏远了。 而那个每次都会帮忙的姑娘,两个人至今都是朋友。 毕业后,姑娘考研失败,网友还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她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个世上的每一天,我们都免不了和人打交道。 而那些心里装着父母的孩子,自然也会关心、照顾别人。 他时常为别人考虑,等他跌倒的那天,别人也更愿意扶他一把,不至于让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想要孩子不自私 父母在饭桌上要这样教育 犯罪心理学李教授曾在演讲中说: “家的核心不是沙发电视,而是饭桌。 当孩子进入到饭桌的时候,他就开始成为一个家庭成员,我们就要开始给他形成一个集体印象,也就是家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单个的。” 所以,为了培养出一个懂感恩、有教养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视这几件事: 1.人没到齐前,不准孩子先吃 有的家庭,父母还在厨房里忙碌,孩子却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还有的父母,一听见孩子哭闹、喊饿,就忙不迭给孩子拿零食,让他先垫垫。 殊不知,短短几分钟并不会饿坏一个孩子,反而能教会他尊重。 李教授在演讲中建议父母,当孩子喊饿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 自己也饿着肚子,如果想快点开饭的话,可以来一起帮忙。 如果遇上某个家庭成员不能回家吃饭,大人也要带着孩子提前分出一份干净的饭菜留给他。 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潜移默化教会了孩子分享与尊重。 2.不要把最好的饭菜放在孩子面前,而要给长辈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卢勤曾说: “一个家庭,假如在饭桌上菜时家长摆错了位置,将来就没有你的位置。”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甚至经常出现一个家庭几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打转的情况。 然而,有的孩子却被惯坏了。 在家里对老人呼来喝去,在饭桌上唯我独尊,这样的孩子,最终一定会长歪。 把好菜放在长辈面前,是最基本的礼貌。 也能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一个家庭中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3.不准孩子把家庭当成餐厅,对父母辛苦做的饭菜挑三拣四 要知道,家庭不是餐厅。 一蔬一饭或许不够精致,但都是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做出来的。 父母一定要从小教导孩子,感恩大人的付出,不要觉得这一切都来得很容易,还对着饭菜挑毛病。 4.不准孩子吃完饭立即擦嘴走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 指的是当一个人习惯了接受,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吃完饭后,帮忙收拾餐具、清理垃圾的好习惯,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见父母的辛苦,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在劳动和付出中,学会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作家毕淑敏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教孩子感恩、教孩子分享,并不是要耳提面命地告诉他父母有多不容易,谦让和礼貌有多重要。 而是在一餐一饭之间,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爱与感恩的能力。 为人父母,虽然不图孩子报恩。 但一个看得见父母不容易的孩子,才能给予父母更多的温暖与关怀。 最后,文章底部点亮并给更多的朋友们看看,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在饭桌上好好教育孩子,最终,养出一个将父母放在心上的孩子。 本文来源于妈妈抱团(ID:mmbaotuan),关于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妈妈抱团,一起成长,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