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院结账时,我们会收到长长的项目清单: 输了多少液 用了什么药 每项价格是多少 …… 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今后,这个麻烦或许能省掉了! 医院等9医院试水DRG收费改革 今后市民就医将实行“打包收费” 避免被“过度医疗”,不吃“不该吃的药” 带来这个变化的是国家在深圳试点的一项医改新举措—— DRG收付费改革 6月2日,国家卫计委在深圳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启动会,深圳和新疆的克拉玛依、福建的三明被列为三个试点城市。 国家卫计委在深圳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试点启动会。图片来源:动脉网 作为国务院钦点的年70项医改重点工作之一,DRG收付费改革第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简单来说,DRG收付费改革后,病人得了同样的疾病,遇到同样的并发症等情况,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将实行“一口价”的打包收费。 如果根据传统的按项目收费,某个病人多使用了一个耗材、多服用了一颗药,收费就会不一样。 医院等9医院将率先试水 目前,深圳已将9医院确定为DRG收付费改革的试点医疗机构: 5医院: 医院、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医院 4医院: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医院 知多D 什么是DRG? 一种将病人分类分组的方法 DRG发源于美国,是一种将住院病人分类和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病人的病历,参照相关医疗要素(出院主要诊断、合并症或并发症、手术处置等),按照ICD-10的诊断码和操作码,使用聚类方法将临床特征和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相似的出院者分为同一组,并编制各诊断相关组的编码、确定各组的费用偿还标准。 本次试点推行的是我国自主设计的C-DRG,即《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具体可归纳为“”体系: 1个规范体系 3个基础工具 1个成本平台 1套收付费政策原则 C-DRG有3组关键词,结合这3组关键词,医院可对病人进行分类: 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方法的复杂程度 资源消耗程度 比如: 一个65岁的病人有阑尾炎,医院,医生首先给他作出诊断,这个诊断统一起来,有一个标准,在这个诊断的基础上,阑尾是属于消化系统,因此先把这个病归到系统里面,病人做了手术,他的诊断方式是手术,之后再把他分到基本组里面,是属于阑尾的疾病手术,之后考虑到病人有腹膜穿孔情况,再把他分到细分组里面,这样他就会被分到不同的组。 这么做有啥好处? 医保、医院、医生、病人都受益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DRG,到年,医院医院开始用DRG医院工作评价,但始终未能推进到支付环节。 因此,本次改革试点的重头戏是“收付费改革”,将尝试把C-DRG做成一个由“医院端”到“病人端”的整体收付费方案,形成收付费闭环。这将发挥DRG的经济杠杆作用,让医院的运营成本,DRG对医疗体制的整体改革调控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DRG收付费改革,将给医保、医院、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好处: 对医保: 实行DRG为主的多元复合型的医疗支付方式,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和在实操层面的细节控制,可以做到费用增长幅度和支出可预期、可控制。 对医院: DRG作为一个支点,医院改变,医院足够的积极性进行工资、薪酬的改革,医院增收将不再依赖开药多做检查多用耗材,而是需要成本管理与提高效率。 对医生: DRG及配套年薪制的推行,将达到“腾笼换鸟”的效果,挤压药品和耗材上的虚高费用,提高医生的服务技术和劳务收入,在考核标准上,DRG不再百癣夏塔热片能不能治痤疮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