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绝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烽

时间:2019-3-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华丽苍凉,逆流而上,民国这个烽火乱世,除了战乱不休之外,才子佳人的爱情让不少痴男怨女神往,然而鸳鸯蝴蝶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一段段悲歌绝恋。

林觉民

一见钟情——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生死绝恋

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其父担心他为国不为己,故要求他娶妻成家,陈意映和林觉民便是因此而开始相亲的,两家父亲都认为这是门好亲事,毕竟男有壮志女有才华,妥妥的天作之合,好在两人初次相识时都看对了眼,双双坠入爱河,一段生死绝恋就此上演。

这小两口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很快就成婚了。结婚前,林觉民对陈意映只是喜爱状态;结婚后,林觉民越发认识到陈意映是个难得的好女人,身为举人家庭的她,不仅温柔娴淑,通情达理,还通晓时事,对革命颇有一番见解,从革命事业角度来看,陈意映相当于是他志同道合的盟友。对此,林觉民曾这样评价陈意映:“意映的性情与偏好,都与我相同。这真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女子,此生得之,我何其有幸!”

或许是娶了佳人的缘故,林觉民的革命事业顺风顺水:他先是和朋友们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后又在家中创办女学,大肆传播革命进步思想,鼓舞女性站起来。除此之外,他还通过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来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可身为大丈夫,他不满于当初的现状,他认为七尺男儿就该仗义执剑,以死报国!于是乎,林觉民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本以为自己瞒住了所有人,殊不知,他的妻子陈意映早已全部知晓,只是不说,她只想默默支持即可。

可既然林觉民选择了这条艰险的道路,那就得直面前方的所有困难。

林觉民就义前全家合影

9年4月27日下午5点25分,林觉民在广州起义爆发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而沦为阶下囚,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审问他时,本想要求林觉民跪下去,可他偏不跪,他说:“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

虽然李准对林觉民的勇气很是钦佩,可对这种壮志男儿,不能为己所用的话,就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再加上,林觉民也不肯妥协归降于清朝。于是在9年4月27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与妻书》

在林觉民离世后,一封《与妻书》悄然来到了陈意映家中,这是他在参与革命前就写好的信,其中第一句话便是:“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一个“永别”,断了陈意映等待的念想,斩了陈意映及其孩儿们与他的羁绊,同时也掐灭了陈意映留存于世间的念头。要不是林觉民的养父林孝颖拉着他们的儿子林伯新跪在她面前,陈意映估计就带着自己腹中的孩子直接一头撞死了。要死死不得,要生生不得,早产生下儿子后不久,陈意映便抑郁而终了,年仅22岁。

林觉民《与妻书》中有一言:“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或许对于陈意映来说,为了林觉民,她也情愿赴死。

蒋光慈

以信传情——蒋光慈和宋若瑜的凄怆恋歌

文学家蒋光慈有一惊世名言:“夫妻本是一体,能“同病”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他对挚爱宋若瑜的诺言。

年,身为青年学会骨干的宋若瑜在偶然机遇下看见了蒋光慈发表在《青年》上的文章,通篇文章读完后,她被深深吸引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激动,宋若瑜主动给蒋光慈写下了第一封信。而蒋光慈收到信后也颇为高兴,他不敢相信在那旧时代的氛围下,居然有此等先进女性。于是,蒋光慈便用书信同宋若瑜互诉衷肠,两人开启了长达六年的书信联系。

同当代人一样,聊天聊多了总会聊出那么点不一样的感情,宋若瑜和蒋光慈亦是如此。两人虽从未见过面,但三观一致,革命志向也一致,能走到一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通过不断的书信联系,他们从笔友慢慢地升级成了恋人。确定恋爱关系后,这小两口并没有出来约个会见个面,他们倒不是担心“见光死”,只是因为一个在俄罗斯留学,一个在国内求学,见一次面可是大费用,稳稳地读完四年书再见面也不迟。

可在那期间,宋若瑜因生活清贫,身体劳累而染上了肺病,这个时候她和蒋光慈虽然还是亲密无间的,可后来她得知朋友结婚不到半年,夫妻感情就出现裂痕,她担心蒋光慈以后和她也会这样,再加上自己身体有病,一想到这,她就觉得婚姻是个“坟墓”,思前想后,宋若瑜决定和蒋光慈切断联系,暂停书信交往。

得知宋若瑜的“恐婚”想法后,蒋光慈坐不住了,他好不容易遇到真爱,怎么可以就这么错过?于是,蒋光慈回国第一件事便是重新联系宋若瑜,并且开启劝婚模式,给她深刻分析一下婚姻恋爱和生理的关系。经过蒋光慈那张“巧嘴”的劝说,宋若瑜很快又被收服了,还顺带地被坑了一张照片。当然,蒋光慈是想趁热打铁地劝服宋若瑜去北京,两人便可以一起生活,可宋若瑜却又有点害怕,害怕自己没有准备后接受书信恋爱转变成现实交往,对此,蒋光慈是这样劝说的:“凡是一个人过于恋爱某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起许多疑问,发生许多猜度。不过亲爱的,你可不必有这样的疑问;你倘若相信自己能永远地爱着僧侠,那同时也就可以相信僧侠能永远地爱你了。”

在蒋光慈的情话攻势下,宋若瑜终于同意前往北京和他相见,可偏偏她的母亲又出来横插一脚,一开始她就对自己女儿那书信恋爱感到不放心,后来又发觉蒋光慈在老家曾有过婚约,这样的男人,怎能让她安心把女儿交出去。也就是在宋若瑜母亲的掺和下,这小两口又不得不分离。

然而,或许是因为思念成疾,再加上学业劳累,宋若瑜的肺病再次复发,蒋光慈听闻这消息后立刻就跑到了宋若瑜身边,该说他们是幸运还是心酸?不管如何,宋母看蒋光慈如此紧张自己的女儿后,也就心软了,她曾问蒋光慈:“肺病是会传染的,你真的愿意娶她?”对此,蒋光慈答道:“夫妻本是一体,能“同病”也是一种幸福。”

就是这样一句话,宋若瑜和蒋光慈终于如愿在一起,尽管两人只厮守陪伴一个月而已。婚后仅仅一个月,宋若瑜就因肺病去世,年仅23岁,后来蒋光慈也被传染,几年后同样死于肺病,年仅30岁。

石评梅高君宇

恋人未满——石评梅和高君宇的爱情遗恨

石评梅,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诗场上,她才华横溢,一身傲骨;情场上,她遇人不淑,两度遇上有妇之夫,她的前任吴念秋,典型的资产阶级大少爷,玩世不恭,欺骗了石评梅整整三年,让她成为人人喊打的小三,也正是因为他,石评梅才会发誓要独身,可不久后,石评梅的独身主义又因另一个有妇之夫的出现而打消,此人即是新文化革命分子高君宇。

在受吴念秋欺骗和辱骂时,是高君宇一直陪伴着她;当她和吴念秋的情书被公开刊登时,是高君宇在开导她;当她被世人批评责骂时,也是高君宇在悉心呵护她。要说石评梅不爱高君宇,那是不可能的,可她不敢说破,毕竟那个时候高君宇家里还有个包办未婚妻,难道她又要再次当小三去破坏他人家庭吗?

可高君宇不想错过石评梅,在他新婚那晚,他本是想逃婚的,不料很快就被人发现,发现后他还大喊大叫:“宁肯死,也绝不拜天地,绝不入洞房”。这话直接就把自家老父亲给气倒了。为了父亲,无奈之下,他只好成婚。然而,也很快地离婚,只为追求石评梅。

可那个时候石评梅已经失去信心了,不管高君宇怎么示爱,她都逃避,她不敢接受,怕重蹈覆辙。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高君宇因劳累过度和情感积郁而入院,后因做急性阑尾炎手术大出血而逝世,年仅29岁。石评梅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她觉得是因为自己,所以高君宇才会患病去世。后来,她在高君宇的墓碑上写着:“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为了实践自己的话,石评梅每周日都会去高君宇的墓碑上哭泣,这一哭,就是整整三年,三年后,石评梅因患急性脑炎而去世,年仅26岁。后人为了让这两人能在九泉之下厮守,还把石评梅葬在了高君宇的墓旁,这对石评梅和高君宇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活着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携手共度九泉。

史良才

知音伯乐——史量才和沈秋水的命中注定

读史量才必及沈秋水。史量才,著名报人,曾任《申报》总经理;沈秋水,上海滩名妓。一看这两人身份,本是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可偏偏,一提及史量才,就不得不提提他的知音沈秋水;一说起沈秋水,就不能不说说她的伯乐史量才。

沈秋水擅长弹琴作曲,史量赞其高山流水;沈秋水一曲《平沙落雁》,史量才拍手大赞妙哉;沈秋水回头嫣然一笑,史量才称其一笑百媚生。

史量才看沈秋水与他如此投缘,便视她为知音,本来一开始他是想娶沈秋水的,可不料,佳人早已有婚约,那便只可收手。或许是两人命中注定有缘,沈秋水原来的未婚夫在一次宴会上被枪杀,因此沈秋水不仅拿到了对方的家财,还得了个自由身,她对史量才也是有好感的,于是乎便回去找他。史量才见心中的佳人突然又回到自己的眼前,不禁感叹道:“慧芝啊,你真是让我‘望穿秋水’,我看你往后就改名为‘秋水’,如何?”。沈秋水的名字便因此而来。

或许沈秋水是上天派给史量才的贵人,在沈秋水的钱财帮助下,史量才盘下了《申报》这家报刊,可谓是情场事业双得意。可对沈秋水来说,那就亏了,且不说钱的事,就结婚后的身份,她也只能是个二太太,毕竟史量才家中早已有个大夫人。好在史量才对沈秋水还算是好的,娶进家门后也没有怎么亏待她,只是后来,多情的史量才又爱上其他才女,另娶外室,整颗心都不在沈秋水那。

大太太有一子,三姨太有一女,而沈秋水自己,孑然一身,无夫无子,一个人凄凄凉凉在那大院里。看着沈秋水整日闷闷不乐,史量才也有些愧疚,于是乎,他为了补偿沈秋水,专门建造了一幢别墅,还提书匾额“秋水山庄”。沈秋水见状,心情也就恢复了,才子多情,佳人可忍。

要说史量才和沈秋水谁对这段感情付出最多,答案必定是沈秋水,为史量才,她可以倾尽所有。年月3日傍晚,史量才在沪杭公路上被暗杀,殒命荒野。失去挚爱的沈秋水悲伤过度,整个人憔悴不堪,可在送行史量才那一天,她硬是强行打起精神,怀抱一把七弦琴,嘴里一直在念叨“家修,让我为你送行……”

沈秋水抚琴

到了灵柩前,沈秋水为史量才弹起了此生最后一曲《广陵散》,乐曲充满了悲痛和愤恨,曲终声停琴毁,沈秋水将古琴扔向了火钵,任其烧毁。

朱生豪

以诗传情——朱生豪和宋清如的浮生相随

当文弱书生遇上傲慢才女,生命中只需她一人。

朱生豪,民国时期著名诗人、翻译家,除开这些光环,他就只是一个情书写得极好的文弱书生而已,但不得不说,情书写得好,富家千金都倒追,宋清如便是如此。当初的她,曾霸气放言:“不要结婚要读书”!可当她遇见朱生豪后,哪还要什么独身主义,此生非朱生豪不可!

而朱生豪,他和宋清如在同一个诗社,看到宋清如写的诗后,他那颗少男心就沦陷了,直接对宋清如发起情书攻击。朱生豪以诗歌示爱,宋清如用诗句作答,这种相处状态本是舒舒服服的,可朱生豪又特别急着将妻子带回家,直接就求婚了,吓得宋清如一口拒绝,但拒绝并不是代表宋清如不想嫁,只是有点快,她没准备好。

后来两人开启了十年异地恋,朱生豪几乎是一天一封情书,十年内,60万字,满满的爱。最后,在亲朋好友的催促下,这小两口于年成婚,那一年,宋清如3岁,朱生豪30岁,才子佳人如愿步入婚姻殿堂成为柴米夫妻。

柴米夫妻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平日里,宋清如负责打理家里内外事务,朱生豪便安心扑在莎翁著作的翻译上,负责养家糊口;要是家里经济捉急,那么宋清如就会去赚点小外快来补贴家用。当然,这小两口还有自己的甜蜜趣事,要是朱生豪工作累了,宋清如不是去帮忙整理资料就是帮忙装订稿子,夫妻合作,干活不累。或者,她会给朱生豪读点唐宋诗词,以此调调情绪放松心情。

年,朱生豪积劳成疾,因患肺结核逝世,他走前还对着宋清如说:“清如,我去了。”可能对于朱生豪来说,此生最放心不下的除了他的莎翁翻译工作之外,就是宋清如了。而宋清如也知晓莎翁著作对朱生豪来说有多么重要,为了帮助他完成遗愿,这位烈性女子承担起了后续的翻译工作。

99年,80岁高龄的宋清如出演了电视剧《朱生豪》,因为和朱生豪有关,所以就算宋清如再怎么行动不便,她都会去出演。年6月27日,宋清如因心脏病离世,享年86岁。

闻一多与高孝贞

一往情深——闻一多和高孝贞的平常幸福

初次相识是恨,日久情深成爱。

说起诗人闻一多,想必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一脸严肃的革命志士,殊不知,他也是一个会撒娇会写情书的“孩子”。

在妻子高孝贞面前,闻一多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他会因为高孝贞生气而低头认错,不是写情书求原谅,就是写信撒娇求消气。但其实这两人一开始结婚的时候,感情并没有那么好,相反,闻一多在刚迎娶高孝贞时,他是恨她的。

高孝贞是闻一多的远房表妹,其父看闻一多考取清华后便觉得女儿可交给他,于是乎,为了亲上加亲,闻一多的父母便接受了这桩婚姻。闻一多对此虽然不满,却无可奈何,只好将所有脾气发泄在高孝贞上,新婚当晚,他只肯进书房不肯入洞房,过后,他也不肯与高孝贞说话。

可相处的日子多了后,闻一多开始发觉到了高孝贞的好,他开始觉得高孝贞温柔贤惠,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女人,不知不觉间,他就坠入了爱河。

爱上高孝贞后,闻一多和她的生活可谓是过得如同诗一般,娇妻在怀,孩子在旁,一家人团团圆圆,一个负责养家糊口,一个负责整家顾娃,闲暇时刻,要么读读诗,要么逗逗娃,再不然拖家带口地去看电影,散步,生活便是如此简单幸福。

抗日战争爆发后,闻一多一家生活一下子就变得艰险起来,他虽然是教授,可薪水也养不活一家八口。为解决这个问题,高孝贞经常带着孩子们下河捞鱼捞虾。后来她还自己亲自种菜,尽管她不是什么娇滴滴大小姐,但起码以前她是不用下地干活的,然而为了改善家人的伙食,她心甘情愿受苦。而且因为物价上涨的问题,闻一多本想省钱戒烟,可高孝贞看了很是心疼,说:“你一天那么辛苦劳累,别的没有什么可享受的,就是喝口茶、抽根烟这点嗜好。为什么那么苛苦自己,我不同意,再困难也要把你的烟茶钱省出来。”

闻一多看高孝贞如此为自己着想,不由得鼻头一皱,眼珠子在眼眶里打滚。但他还是不舍得花钱买烟,宁愿抽用烟叶卷成的卷烟和旱烟也不消费过多的钱,可卷烟这些抽起来很呛嗓子,高孝贞不忍心看他如此受苦,直接自己制烟丝,这样既能省钱又能让闻一多抽上烟,对此,闻一多还很自豪,经常对友人说:“这是内人亲手为我炮制的,味道相当不错啊!”

然而,这种平常幸福并不持久,闻一多终究是个“口不遮拦”的民主战士,最终他于年7月5日在云南昆明被暗杀,享年46岁。

陈一帆李如宝

咫尺天涯——陈一帆和李如宝的彼岸之恋

陈一帆,福建省长乐市鹤上镇仙街村人,台湾著名雕塑家,出生于豪门家庭,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他本想从事教师职业,可因抗战爆发,他只能弃笔从戎。在参军前,陈一帆娶了邻村的望族千金李如宝,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但重要的还是两人互相中意,可惜的是,陈一帆结完婚后不久就得投军了,他下一次回乡见李如宝已是一年后女儿出生时。

年3月,李如宝生下陈一帆的第一个女儿,陈一帆听闻后马不停蹄地从部队中请假归家,尽管停留日子不多,但能见一眼是一眼。女儿满月后,陈一帆便得归队,后于年,从贵州随部队撤往台湾,驻守金门。这一撤,就注定了他和李如宝的永别。

在台湾驻守的那段时间,陈一帆是日夜都在思念妻女,他想念李如宝在身旁的日子,他想享受一下同女儿玩闹的乐趣,可惜不行,他只能空想。时间慢慢流逝,陈一帆对家人的想念越发严重,为了缓解相思之苦,他开始用土捏像,他的第一个作品是一只展翅的海燕,这代表着他想尽快飞到妻子的身边;第二幅作品是妻子李如宝;第三幅作品是想象中能歌善舞的女儿。

后来,当有人和他说回归大陆无望时,一直苦等陈一帆终于接受现实,和一位女校长结婚。虽然另娶了他人,但他的心依旧是在海峡的另一边。而远在另一岸的李如宝呢,她日夜期盼着丈夫陈一帆有一天能回归,尽管每天入睡前她都会失望,又是空等一天,但第二天清醒,又会满怀希望,说不定今日便有好消息呢?可惜,这往复的失望与期盼,换来的是一辈子的空等,但李如宝也心甘情愿,她一生只属陈一帆一人,苦等一天是一天,空等一辈子那就一辈子!

年老的陈一帆

年,陈一帆托自己一位退役的大舅子给家乡寄信,当他听说李如宝还活着,并且苦等他坚决不改嫁时,他深感愧疚,而听到说李如宝靠变卖嫁妆和做女工养大女儿陈子文时,陈一帆顿感心通。他深觉自己对不起妻子女儿。得知对岸妻女事情的这一天,他和李如宝已经分别了26年了,也就是说,李如宝已经苦等了陈一帆26年。

从那一天过后,陈一帆每过几个月就托大舅子帮他寄美元回家,在听说李如宝病重后,他甚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为了凑钱,他开始利用自己在台湾雕塑的好名声,“谁能先付钱我就先给谁做,谁给我钱多我就最快时间做好。”一拿到钱,陈一帆立刻就把钱换成港币托人寄回去。

收到钱的李如宝知晓陈一帆还念着她后,内心也是开心的,她知道陈一帆也在为回乡做努力,所以她不怨,只是她的日子所剩不多,等不到陈一帆回来的时候了。年,李如宝离世,她一生的等待终究是无果的,但她不后悔,结婚38年,和陈一帆在一起的日子不到百日,这是遗憾,但嫁给了陈一帆,于她而言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只不过,彼岸的她已离开人世间,此岸的他依旧在思念。

一朝风月,万古长青。老一辈的爱情总是让人诸多感慨,情不知由何而起,只是刹那间,一眼相对便一往情深,不讲究排场,不需要繁华,不在意噱头,仅此而已,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追索了好多年甚至一生!

千拾『原创』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贵妃

赞赏

长按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jbbj/97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