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要用这样的毒鸡汤来教育人 文/老郭 有些人为了让别人能受到某种“教育”,推行所谓的某种道德教化,很喜欢编故事。并且,为了显示故事的真实性,为了增强故事的说服力,喜欢扯起虎皮当大旗,一定要把故事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名人身上。比如小学课本上就有一篇课文,说爱迪生的妈妈得了阑尾炎,但当时的照明条件不够,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使得手术顺利进行。爱迪生是真有其人,但相信九泉下的他一定不会承认小时候的他干过这事。最近又看了一个“楚人遗弓”的故事,据说是出自《公孙龙子·迹府》,大致意思是:楚王打猎时丢了一张弓,手下请求去寻找,楚王说:“不用找了,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何必寻找呢?”孔子听了此事,说:“楚王心胸不大,‘人失弓,人得之’,何必非要楚人捡到不可呢?”老子听了此事,说:“连人也应该去掉,失弓,得之,对天地而言,弓不失也不得。楚王遗弓,竟然不去寻找,我想只有一种可能:这张弓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一张弓而已,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丢的是和氏璧,我就不信他还这么淡定。孔夫子知道这事后,竟然说楚王心胸不够大,因为反正会被人捡到,何必去管他的“国籍”呢?老子似乎看得更开,丢失的弓反正离不开地球,就让它去吧。抱歉,我不是要妄议圣人,可孔夫子如果丢了一箱子书,他会有如此心态吗?老子如果弄丢了自己的青牛,还会如此无所谓吗?我相信,对最广大的普通百姓而言,如果丢了弓,一定不会有他们这样的心态的。如果丢东西的是我,一定会被老婆教训一通;如果丢东西的是我的孩子,一定会被我和她妈两个给唠叨半天。所以我以为,圣人说的有些话不必当真。竟然有人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后人心胸要宽广,呵呵,就算再宽广,顶多也就不会太多懊恼罢了,自责肯定还是有的。而如果丢的是很重要的东西,还如何能心胸宽广地说:“没事,丢了就丢了,对捡到的人来说还是有用的,而且反正还在地球上。”丢东西是否去寻找,我以为与心胸、境界无关。有一种观点认为:反正东西已经丢了,找不回来了,就不必懊恼伤心了。的确有道理,但前提是确定找不回来了。对楚王来说,一张弓算不了什么;对普通的猎户来说,一张弓就是吃饭的依靠,怎么可能不去寻找?他去寻找,你就说他心胸、境界不够?这是“土豪”“富二代”才可能有的心态吧。所以,丢东西是否去寻找,我以为与心胸、境界无关。楚王、孔子、老子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同的。有句话叫“饱汉不知饿汉饥”,说的就是某些喜欢拿“心态、心胸”来说事的人。对于昏君而言,实在没有吃的,还可以吃“肉粥”;可他不知道,对挨饿的百姓而言,“肉粥”是个稀罕玩意,昏君哪里知道百姓的苦?同样,有钱人哪里能理解九斤老太太仅仅因为补一只饭碗要花三文钱而大骂“一代不如一代”的心情?而如果碗弄丢了,老太太估计得骂三天三夜。最后说一句: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更不知道讲这个故事的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我知道,至少对我而言,“楚王遗弓”是一碗“毒鸡汤”,抱歉,我拒绝引用。嘉兴语文郭老师为思想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