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位友人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大概的意思是在抱怨医生开了一堆不必要的检查,最后说没事,让患者挺着…… 看到这里,我特别想给这个医生和患者之间做个“和事佬”,碍于跟这位友人不是很熟,小编只能今天来这里聊聊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医患关系# 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医生本着专业的角度看病,做一系列的检查来排除疾病,可患者没有医学常识,不理解你的做法,认为医生过度检查。而医生不能站着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缺乏跟患者沟通,导致你不懂他,他不理解你。 把我朋友看病的过程,改成三个情景版本,大家来体会一下,结果会不会不同。 情景一 患者:医生,我拉肚子拉得厉害,肚子疼,这大半夜的,家里也没啥应急的药,也没有药店开门,您帮我先开点药缓解一下症状。 医生:来,躺下,我先给你查查体。 (没发现什么部位异样) 医生:先开点止泻药,拉得太厉害,也可以补点液体,在急诊室观察观察情况。 结果皆大欢喜,半个小时之后症状缓解,回家了。 情景二 患者:医生,我拉肚子拉得厉害,肚子疼好几个小时了,哪哪都疼,你快帮我看看。 医生:来,躺下,查体。 (结果按哪哪疼,也形容不了怎么疼,反正就是疼) 医生:抽个血,验个血常规,看看有没有细菌感染。然后做个肝胆脾彩超,排除一下胆绞痛、肾绞痛、阑尾炎啥的。 患者:医生,我这疼得厉害,给我先用点止疼药呗? 医生:不行,没确诊之前用止疼药,容易掩盖病情。 (做完一系列检查,结果没啥大问题,单纯的拉肚子) 医生:没啥大事,止泻回家休息就好了,疼得厉害扎一针也行,口服点止疼药也行。 这种情况,患者虽花了一系列检查费用,倒也心情舒坦,没有啥大事,放心回家养病。 情景三 患者:医生,我拉肚子拉得厉害,肚子疼好几个小时了,哪哪都疼。 医生:(查体)哪疼?怎么个疼法? 患者:哪都疼…… 医生:抽个血,做个彩超看看。 (单子已开好,让患者去做检查,患者也不知道开的什么检查,交完费,做完检查,拿着报告回来) 医生:没啥事,问题不大,回家吧,太疼了就扎一针。 患者一脸懵,啥意思啊?检查啥了一圈啊,让我回家挺着? 这个基本就是我朋友的情况,也是最糟糕的情况。 医生从庄严宣誓的那一天起,他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我相信每个医生都当把救治病患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医院向医生寻求帮助,医患关系本该和谐,可如今恰恰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互相不理解,医生不能站在病患的立场想问题,患者因舆论导向不信任医生等原因吧,造成今天医患紧张的局面。 通过身边的小事,我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多说一句话,多解释一个问题,多站在患者的立场想一想,似乎会避免很多不愉快。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jxlw/170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