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宏她,从废稿纸堆中站起来

时间:2021-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可以冶的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我把报纸递给雯的时候,我发现她正用纤细的手,偷偷地擦试着脸上的泪水......

陈茂宏

前不久,接到雯从北京打来电话,她告诉我已从部队转业,现在是省报驻京记者。

我最初见到雯的时候,她是一位白衣天使,闲暇之余码码文字。雯曾先后给报刊投了篇文稿,因没有一个字变成铅印的,使她一度心灰意冷产生放弃写作的念头。

浩跟我同年参军,新兵入伍训练结束,我俩一起报名参加反特情报人员的海选。进入特训班后,科目训练彼此搭档,专业学习互相帮助,生活上是亲密无间的室友。从特训班毕业出来,我俩先后被上级派遣到福建沿海情报站执行任务。任务完成我去了厦门海军机关,浩留在宁德海军某后勤部。

那年9月,浩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得到这个消息后,我从医院,探望照料他……

晚上,浩输液后已经入睡。这时,我走出病房来到护士值班室,准备找几张报纸看看打发时间。

那晚是雯值班,她告诉我住院病区没有报刊,想看报纸只有白天到楼下阅览室。

说话间,我发现她办公桌右上角放着一本《新闻写作与运用》,不竟问“你喜欢文字。写过稿子吗?”

“原来业余时间动动笔,现在不!”她回答很干脆。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感觉自己不是这块料。投了那么多稿件一篇也没被釆用!”她说着微微摇头。

“何以见得,那些底稿还有吗?”她点点头。“如果你不介意,不妨让我成为你作品的第一读者!”我补充道。

她犹豫了片刻“好!不过你看了不要见笑”。说着她带我到隔壁更衣室,随手打开衣柜。这时,我看到立式衣柜底层整齐摆放着两排50公分左右高的底稿。

我把那些底稿搬到走廊条椅子上“你忙去吧,我自己慢慢欣赏”!

“给,怕你看我这些拙作看睡着了,到时喝喝它能提神”她端来的一杯浓香的咖啡递给我,微笑着甩出这番话,然后转身查房问诊去了。

次日早晨,浩拿着洗漱工具从过道走廊向我跑来“我的大记者,一夜没睡?!”

雯听到浩跟我寒暄打招呼,她愕然转身问我“你是记者?”

“他是厦门记者站记者,跟你还是本家呐!”浩向雯点破了我的身份。

“你就是陈记者。哎呀,这下完了,我那些破稿件让你看了,把我脸全丢了”雯说着用双手捂着自己的脸。

“没有你说得那样糟糕。我看你的文字功底很不错。现在你在上班不影响你工作,等你有空,我可以跟你探讨你的那些稿件”。

“真的!太好了”雯有点激动“我今天白天正好休息”。说话间她抬腕看了看手表“噢,交接班时间马上到,我准备交班去。等会儿见……”

陪浩用完早餐,他催促我快去,不要让雯等我太久。

我来到接待室时,雯已等候在那里,看我进来她马上去沏茶。我跟她分析了那些稿件未能见报的原因,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雯聚精会神倾心聆听,不时还用笔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这时,我从采访包里,拿出3篇稿件递给雯“这是我从你那两堆底稿中筛选出来的。这3篇新闻稿件素材比较典型,有一定的报道价值,写得也不错。但没有见报是因为缺少最关键的时间要素。一篇完整的新闻稿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简称五个W。新闻素材再好而没有交代时间,报纸当然不能轻易刊登。”

雯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对她说“你把这3篇稿件中的素材,分别详细了解后充实一下,増加现场抢救病人的故事情节,前提是内容一定要真实。然后,串联整合成一篇救死扶伤的事件通讯,投发给人民海军报《海疆纪事》专栏”。

“好的,让我试试”雯从手我中接过底稿。

第二天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医院广场草坪上散步。这时,发现一百医院急诊大楼。

经了解原来妇产科有一位山村女教师,分娩时失血过多生命危险,医院献血求助电话后,官医院验血献血。

期间,有4名O型血的战士献了自己的血,到傍晚得知产妇已脱离了危险,母子平安。

这件反应军民鱼水情的突发事件,比较典型,而且事发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非常有报道价值。

晚上我找到了下班的雯,把这一新闻线索告诉她,并吩咐她吃完晚饭重新去采访一下。

两个小时后,雯把采访后写好的稿子拿过来给我看,并征求我的意见要把我名字署上。这时我对她说“让你再去采访,目的就是要让你单独完成这次突发性的新闻报道。让你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大家看你是一个会写新闻报道的可塑之才。只要你坚持,未来我俩联名作文有的是机会,但不是现在”。

接着,我叫雯用电话连夜将她写的稿子,分别发给军报和地方媒体。

浩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他要求出院回单位。教师节那天下午,帮他办了出院手续后,我也准备启程回厦门。医院大门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叫我,我转身一看发现雯手里拿着报纸,正向我走来“稿子见报啦!”

我接过两张报纸,只见《人民海军》报和《福建日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题为《山村女教师分娩失血生命垂危,海军官兵竞相献血脱离危险》的报道,人民海军报还配发的《编者按》。

看完后,在我把报纸递给雯的时候,我发现她正用纤细的手,偷偷地擦试着脸上的泪水。

我知道,这泪水里有她次投稿失败后的沮丧和心酸;也有她第一次见到自己文稿变成铅字的兴奋与喜悦!

回到厦门第三天,我看到雯那篇《第二次生命在这里诞生》事件通讯,刊载在人民海军报第二版《海疆纪事》专栏里。事隔2天,雯给我打来电话说,那篇通讯见报后,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上级军委专门发文通报,医院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品德!

接着,雯还兴奋地告诉我,医院领导对她写稿非常支持,为了让她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去写作,把她原来上的昼夜运转班改为上白天常日班。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时常在报纸上看到雯的作品。每年人民海军报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榜里,都能看到她的名字,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一名基层业余报道员,从废稿纸堆中站起来,成功崛起的辉煌!

配图选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作者简介:

陈茂宏,网名C.M.H在军旅的记者生涯中,拥有多部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香港《大公报》等32家报刊。其中散文《五线谱向大海延伸》、《南极,海魂前奏曲》、《洒在营盘都是情》等多部作品荣获权威媒体优秀作品奖。

陈茂宏近期还写有:

除夕,在开往远方的列车上

陈茂宏

水兵窗台红杜鹃

陈茂宏

沉默的朋友

ID:moanxianyu

公开话

《墨安闲语》文学微刊接受文友投稿。体裁题材不限,尤其欢迎爱情、亲情等故事,以及接地气、可读性强的小小说。

了解详细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mxlw/112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