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来源: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 昆仑山下的坚守与奉献 ——记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刘前东 “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看家本领,我们放牧就是巡逻,时刻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我们要有‘我为祖国守昆仑、我为祖国当界碑’的信心和决心。”3月16日,笔者在叶城二牧场三连见到连队党支部书记刘前东时,他正在给巡逻民兵作“战前”动员。由于长期工作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他的脸庞显得黝黑,嘴唇有些发乌,眼睛里充满血丝。 用心履职尽责倾情服务百姓 刘前东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支青二代”。他的父亲是年进疆的湖北支青,进疆那年才17岁。母亲是年进疆的上海支青,进疆那年18岁。年3月,父亲和母亲举行了婚礼,他们修渠、筑路、建房、造林、守边,把一生的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原牧场。父母平时对刘前东兄弟俩严格要求,年春节,父亲借全家团圆之际叮嘱了两件事情:一是他死后把骨灰撒在他工作过的二连牙吉兰干草场;二是已在牧场工作的二儿子刘前东不能离开牧场去别处工作。当年10月,70岁高龄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离世。而刘前东则按照父亲的叮嘱,经场党委批准,去了离牧场场部多公里、海拔-米的三连工作。那里是刘前东的父亲曾经工作过8年的地方,也是牧场最偏远、最艰苦的单位。 刘前东自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包过果园,干过机关警卫、牧场电工,担任过社区副主任、连长等职务。年,刘前东在牧场霞光社区担任班长、副主任、主任等职,社区退休老人有多户多人,他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平时只有刘前东和一名警卫负责管理,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琐事刘前东都要操心,常常忙到深夜12点还回不了家,妻子经常是在家等候,把饭菜热了一次又一次。 社区70多岁的退休职工铁曼·吾斯曼和他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伴没有子女,家里的事经常找刘前东帮忙解决。一年冬天,铁曼·吾斯曼家的水管冻坏了,凌晨两点老人找到刘前东求助。刘前东急忙带着修理工具来到他家一看,房子里都是水,家里的物品都飘在水面上。听到卫生间的水管还在哗哗流水,刘前东来不及脱鞋就跑到卫生间开始修理。修好水管后,刘前东全身都湿透了,他又帮忙清扫房子里的积水,所有事情忙完天都蒙蒙亮了。社区80多岁的老人李小友的儿子不在身边,老伴年迈多病,家里没有劳动力,体力活都是刘前东帮忙干,两位老人的退休工资也是刘前东帮忙领回去。年底,李小友因病去世,刘前东帮忙办理了后事。他的老伴拉着刘前东的手流着泪说:“这辈子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儿子,我心满意足了。” 问群众冷暖解百姓之忧 刘前东常说:“既然选择接受父母的嘱托留在牧场,这里就是我的岗位我的家,不管组织把我安排在哪个岗位,我都要尽心尽力地干好。” 年9月,刘前东来到三连,连队条件比想象中的还要差,交通十分不便,放牧是职工群众唯一的经济来源,收入渠道单一,贫困人口较多。职工群众的贫困状态成为刘前东的心病。他积极走访入户,对职工群众嘘寒问暖,从点滴事情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走访期间,刘前东了解到一户叫米日孜·米尼亚孜的职工体弱多病,妻子身体不好,家里的钱都给患肺结核的女儿图玛罕·米日孜看病了,生活非常拮据,他还打算让女儿辍学回家。刘前东将口袋里仅剩的元给了他们,将米日孜·米尼亚孜家的情况向场领导汇报,并得到场工会、学校、卫生院的大力支持。学校减免了图玛罕·米日孜的伙食费用,场工会给他们送去面粉、大米和清油,医院派出医生到三连为他们看病,还为他们争取到困难救助金0元。可是好景不长,年11月底,图玛罕·米日孜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动手术,手术费用对他们家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刘前东了解情况后,立即倡议职工群众捐款,并带头捐出元,职工群众纷纷解囊相助,解决了手术费用问题。刘前东一直都在琢磨,他们家不能一直靠场里的扶助过日子,便鼓励米日孜·米尼亚孜发展养殖业,还在技术上给他们提供指导。就这样,米日孜·米尼亚孜家现在已经饲养牦牛27头、羊42只,逐渐走上脱贫的道路。 一次,连队一个名叫阿不都买买提·吐逊的年轻人突发急性胃炎,呕吐不停,痛苦难忍,必须立即救治。刘前东赶紧组织人医院。可他们没走多远,一辆侧翻汽车堵住了道路。高原的道路十分狭窄无法绕行,甚至一个行人也没有。他们在那里等了3个多小时才过来了一辆装载车,协力把侧翻的车拉到路上才得以通行。他们出发时天还未黑,医院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多了。 三连地处偏远、气候恶劣,从牧场至连队的公里山路,一趟要走5个多小时。职工群众难得出山一回,刘前东如果出山,每次都会扮演“采购员”的角色,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返程时要给连队和职工群众捎带的物品,从粮油、药品到剃须刀、洗发水等生活用品,以及山里最缺乏的青菜和书籍,采购清单列得非常仔细。牧场同事知道他下一趟山不容易,也都会提前帮他做好准备。 走访以心交心赢得职工信赖 三连的放牧点分布在大山里,离连部很远,为了解牧工的生产生活情况,刘前东必须在连队与放牧点之间的山路上穿行,或骑摩托车和毛驴,或沿羊肠小道步行。连队到放牧点的山路,刘前东一走就是六年,走遍了牧工的每一套住房、每一座羊圈,看牧工生活,问牧工生计,听牧工建议。刘前东知道,他在山路上走得越远、走得越勤,牧工就越信赖他。他几乎每个星期去放牧点一次,每次行程约20多公里,一年要行走0多公里。母羊接产护羔、羊群转场、防疫,还有羊痘接种、病疫防治、“三联四防”工作,刘前东都必须到第一线去,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在高原上别说走路,有时骑着毛驴也会头晕,几年的时间,刘前东走出了高原病,走出了紫外线烤出的黝黑的脸庞。 年4月,三连成立党支部,刘前东成了党支部带头人,为加强职工群众凝聚力,他组织职工群众学习、唱红歌、跳广场舞、做小游戏,丰富大家的生活。同时,为守卫好这片土地,刘前东加强民兵训练,提高民兵队伍的身体素质,履行维稳戍边的使命,确保连队和谐稳定。 “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小事,没做什么大事……”采访时,刘前东一直这样说,他愿意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为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奉献力量。 刘前东带领民兵骑马巡逻。刘前东带领民兵互助组帮助牧工剪羊毛。 信息来源/叶尔羌报 编辑/贾俊杰 责编/皇雅玺 投稿方式/dssxcb foxmail.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mxlw/124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