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诊室手记丨试管17年,取卵12次,移

时间:2021-5-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37492.html

大家好,我是马景。一方诊室,接万千病患,看百态人生。

一对夫妻为了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多拼?作为一个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和复发性流产的妇科医师,我已经在自己的诊室看到了太多的故事。常常心生感慨:有的人生孩子这么容易,也有的人却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无数时间,金钱,精力……

从27岁到44岁,17年时间,取卵10次,移植12次,自然流产4次,花费万;医院,累计的化验单差不多是一本辞海的厚度,不计其数的打针、吃药……这样的艰辛,几个人能承受得了呢?

这是我去年接诊的一名患者,姜女士的经历。

幸运的是,现在她已经生下了宝宝。而我之所以不遗余力、坚定地帮助她保下这个孩子,除了作为医者的职责之外,更是感动于她的毅力,还有,源于她爱人对她的爱护和坚守。

马医生,救救我这个孩子

姜女士第一次来到我的门诊,和很多病人一样,拿着一大包的的病历、化验单,还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向我倾诉着求子的经历

病历本上写着:44岁。主诉:胚胎移植术后11天,阴道出血1天。

这个年纪的女性,生子已经非常困难了。“你的卵巢功能已经不好了,怀孕的概率低,流产的概率高,所以才有前面反复移植失败和4次自然流产。”

姜女士握住了丈夫的手,语无伦次的说了一番话——

马主任,救救我这个孩子吧!我取卵了10次,移植12次,有4次着床后自然流产,另外的全部移植失败。这次看到HCG上升,心都抖了。

昨天晚上还阴道出血了,我更是一个晚上睡不着。我们结婚20多年了,都没有一个孩子,从年开始做试管婴儿,走遍了杭州、医院,花费了多万,我老公总是被人冷嘲热讽……

如果他和我离婚,我也不怪他,但他从来都没有这个念头,一丝一毫都没表达过怨气,对我一如既往的好……

我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每一次看病他都陪着,我拼了命都想给他生个孩子……

而一旁的姜女士的丈夫,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看起来老实而坚强。不时的劝姜女士:没事的。应该的。胡说什么呢?

他话不多,不过在我提出某个化验单的时候,他就快速的在里面查找,非常认真,也很准确。

看来这么多年来,他已经成了一个“行家”。

试管17年,难偿所愿

姜女士和爱人结婚后肚子迟迟不见动静,医院看了才知道是一次急性阑尾炎,导致盆腔炎症,双侧输卵管积水的缘故。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做了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于是,从年开始,走上了试管婴儿之路。

那年,俩人拿出不多的积蓄,决定到一家知名的生殖中心做试管婴儿。心里想着“花个三四万,抱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回家也是值了。”

懵里懵懂的建档,取卵,移植,一整套流程下来,钱没了,娃娃也没有来。医生说,这个是概率问题,下次再试。

夫妻俩抱头痛哭后,回家,开始学习试管的各种知识。

所谓的学习,也无非是加入各种病友群,听着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者的教训,一步步了解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而这一切,对于姜女士他们来说异常困难。因为姜女士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所有的文字需要丈夫解释给她听,每次看病,她的丈夫都要陪同。

就这样,磕磕绊绊下来,俩人跑遍了杭州、医院。当他们坐到我面前的时候,姜女士已经将试管婴儿的流程了解的清清楚楚。反复取卵、移植、反复自然流产,各种打针吃药,让44岁的她异常苍老。

我着实的被这对朴实的夫妇感动了。他们之间,没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琴瑟和鸣,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平淡,但在这异常艰辛的求子路途中,相互搀扶、鼓励,即便花费上百万,也没有怨怼、猜忌、指责,真的令人敬佩!

妊娠成功概率不到百分之十

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很急切的想帮助他们圆了这个生子梦。但姜女士的情况着实不乐观。

姜女士已经44岁,卵巢功能下降,生殖医生的回答几乎一致:生下健康孩子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十。

姜女士找我时,正是最后2个胚胎移植后11天,阴道出血1天。在她的眼里,我仿佛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帮帮我吧,马医生,帮我留住这个孩子。我以前移植后也有4次着床,但每次都阴道出血自然流产了。这次又是这样,救救我的孩子吧!

我认真的查看每一张检查报告,不放过一点点蛛丝马迹,再逐一向这对夫妇解释病情——姜女士NK细胞偏高,有免疫功能紊乱,年龄大,黄体功能不全。

有希望!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仅仅是给他们信心和鼓励,更是给自己一些压力!一定要帮到他们!

经过仔细的检查,望闻问切之后,又给他们制定了治疗方案——中药补肾健脾止血安胎的同时,继续西药黄体支持(黄体酮针、达芙通片、黄体酮软胶囊),免疫调节(泼尼松片)。暂时停用抗凝剂。嘱咐她三个月内不能同房,辛辣活血的不能吃。带着一大包中药,姜女士夫妇忐忑的回家了。

一个星期后,他们如约而至。开心的和我说:“马医生,你的中药吃了后不出血了。您看看我这个血激素上升的好不好啊。”

“还不错的。我们继续努力吧。”我开心的说。

不负艰辛,终如愿以偿

姜女士44岁了,这个孩子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一丝都马虎不得。我们用中药+西药保胎治疗。她也很认真都遵医嘱执行。

看到心跳了,听到胎心了,NT过关了,无创正常了……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当我收到姜女士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mxlw/12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