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又日渐消瘦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它

时间:2021-6-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6.html

瘦是万千少女的梦想!!

但是日渐消瘦,外加长期便血,

这可不是小仙女们想要的“小蛮腰”~

听说有故事哦↓↓

近日,渐感消瘦的郑先生来到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在医生的详细询问下发现:近半年来,郑先生反复出现便血现象,而且他的体重呈直线性下降。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郑先生的肠道里长了5颗息肉,其中乙状结肠的2颗息肉直径已达25mm。于是,郑先生毫不犹豫的办理了入院,并进行结肠息肉的内镜下手术治疗。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顺利完成手术后,其病理结果提示其中最大的一颗息肉已经癌变了——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粘膜内癌)。至此,终于可以确定郑先生便血及消瘦的罪魁祸首就是结肠癌。

所幸,粘膜内癌即原位癌,属于非常早期的结肠癌,且已行内镜下切除,术后定期复查结肠镜即可。郑先生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就是肠道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肠息肉。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多数肠息肉无症状,少数有腹部不适、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鲜血便等。

肠息肉与肠癌有什么关系?

一般认为,80%-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演变而来,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5年,但个体差异不同。如果能在息肉癌变之前发现,并及时将其切除,即可阻断肠息肉走向肠癌的道路。

怎样才能发现肠息肉?

检出肠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包括病理)。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行结肠镜检查

1、50岁以上无症状的健康人群;

2、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史的人;

3、有肠炎性疾病的人;

4、有消化道肿瘤家庭史的人;

5、有下腹部放疗史的人;

6、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病史的人;

7、肠道腺瘤切除术后、结肠癌根治术后的人。

发现肠息肉三步走!

●第一步:

引起重视●

根据组织学特征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

其中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腺瘤病,非肿瘤性息肉主要包括错构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而与肠癌息息相关的便是腺瘤性息肉。

●第二步:

及时行内镜下治疗●

你可能会发现......

●第三步:

定期复查结肠镜●

遵照医嘱,定期复查结肠镜,以绝后患,这是最重要的!

消化内科

我医院、医院、中山大学一附院等国家顶尖专家团队建立友好联系,科室有成熟完善的胃肠道诊治系统和较强的专业团队。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多套进口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设备,可以开展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结合NBI技术、放大染色、黏膜/息肉组织活检可完成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结肠癌的筛查;同时可完成内镜下止血、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胃息肉/肠息肉射频消融术、胃息肉/肠息肉圈套器高频电刀切除术/电凝术等微创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mxlw/126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