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784144.html 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 肿瘤的预后与肿瘤发生的器官、类型、时期、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器官,不同时期的恶性肿瘤,预后可能截然不同。 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有30%。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键。而且,消化道肿瘤是可以在内镜下切除的! 近日就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67岁的张姓老爷子,因为“恶心、呕吐”就诊于我院做胃镜检查,检查发现张大爷的“胃窦后壁片状黏膜发红” (胃镜检查) 内镜医师的第一反应,这是个“坏”东西,通过内镜NBI染色观察,“坏”东西终于藏不住了。内镜观察到“与周围背景黏膜不一样的景色、清晰的边界线、大小不一的微腺管、粗细不均和扭曲的微血管”。 (病理回示) 病理结果回报提示:黏膜内腺瘤,这一检查结果让主治医生更加确定了最初的诊断,张大爷得了“早癌”! 为防止病情发展,主治医生与张大爷的家属沟通后,完善术前评估,为张大爷实施了内镜下胃黏膜下剥离术(ESD),顺利切除了张大爷胃部的病变。术后,张大爷恢复良好,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在此,感谢熊英教授的支持,消化科成功开展的内镜下胃黏膜下剥离术(ESD),不但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启示,也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治疗水平的高度。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ESD示意图 整个操作过程可以用“削皮术”来形容。就好比苹果皮(胃肠道粘膜)表面长出了坏点(癌变),由于病变较浅,果肉是完好的。 我们无需连皮带肉把部分苹果切除扔掉,只需把带有坏点的苹果皮利用刀具完整削掉就可以了。 对消化道早癌、巨大平坦息肉、粘膜下肿瘤(局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脂肪瘤、间质瘤、类癌等)可以应用ESD做到治愈性切除,此次ESD手术的成功完成只是我院近来消化内镜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中美医疗集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呼吁大家能重视自己的“小胃病、肠炎”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01 胃癌的筛查目标人群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02 肠癌的筛查目标人群 ①既往有大肠癌病史或者大肠腺瘤病史; ②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 ③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的家庭成员; ④一级亲属中有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员; ⑤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隆病的患者; ⑥胆道疾患及胆囊切除术大于10年的患者; ⑦有下腹部放疗史的人员; ⑧有结肠慢性血吸虫病史; ⑨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往期内容|回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hrhy.com/mxlw/13440.html |